孔疏
kǒng shū
  • 拼 音:kǒng shū
  • 注 音:ㄎㄨㄙˇ ㄕ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孔疏 kǒngshū
    [Kong's annotation] 唐朝初年孔颖达作《左传正义》来解释晋朝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简称为“孔疏”。疏,对旧注作解释和发挥(凡是解释经的叫“注”)

  • 基本含义
    形容文章或言辞中的空白,缺乏条理和连贯。
  • 详细解释
    孔疏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中的空白,缺乏条理和连贯。这个成语意味着文章或言辞中存在着断裂、杂乱和缺乏逻辑的情况。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形象地表达出文章或言辞的不完整和不连贯之处。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任何形式的文章或言辞,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表达。它可以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缺乏逻辑和条理的言辞,也可以用来指责文章中的断章取义和杂乱无章的写作风格。
  • 故事起源
    《荀子·劝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孔疏的人。孔疏是孔子的学生,但他的学问很浅薄,常常在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缺乏条理。因此,后人用“孔疏”来形容文章或言辞中的空白和缺乏逻辑。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这篇文章写得太孔疏了,根本无法理解作者的观点。2. 他的演讲太孔疏了,听众们都迷失了方向。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孔疏”这个词语中的“孔”字,与“孔子”联想在一起。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学问非常丰富和有条理。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将“孔疏”与“孔子”对比,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文章和言辞有关的成语,如“蜻蜓点水”、“马马虎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太孔疏了,老师都看不懂。2. 初中生:他的演讲内容虽然丰富,但是表达太孔疏,没有条理。3. 高中生:这篇论文的结构太孔疏了,需要重新调整和修改。4. 大学生: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太孔疏了,读起来感觉很乱。5. 成年人:他的演讲虽然有一些观点,但是整体上太孔疏,缺乏逻辑和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