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婆婆妈妈
  •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或办事拖泥带水,迟疑不决,不干脆利落。
  • 详细解释
    婆婆指的是妻子的母亲,妈妈指的是妻子或丈夫的母亲。成语“婆婆妈妈”比喻人办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果断,不干脆利落。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拖延不决,犹豫不决,不果断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时语气迟疑,不干脆利落。
  • 故事起源
    成语“婆婆妈妈”最早出现在明代的小说《水浒传》中。故事中,有一个人叫李逵,他是一个豪爽的人,行事果断,说话直接。而他的妻子的妈妈和婆婆却总是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果断。所以人们就用“婆婆妈妈”来形容一个人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婆婆妈妈是一个重叠反复的结构,表示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意思。
  • 例句
    1. 他做事总是婆婆妈妈的,拖延了很多时间。2. 她说话总是婆婆妈妈的,听得人很烦。3. 别婆婆妈妈了,做决定要果断一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妻子的母亲和丈夫的母亲犹豫不决、拖泥带水的行为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写作业总是婆婆妈妈的,所以很晚才完成。初中生:她选课总是婆婆妈妈的,犹豫不决。高中生:他做决定总是婆婆妈妈的,拖延了很多时间。大学生:她说话总是婆婆妈妈的,听得人很烦。成人:别婆婆妈妈了,做决定要果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