遒利
qiú lì
  • 拼 音:qiú lì
  • 注 音:ㄑㄧㄡˊ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遒劲流畅。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 献吉 才气高雄,风骨遒利,天授既奇,师法復古,手闢草昧,为一代词人之冠。”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或行动锋利、犀利。
  • 详细解释
    遒利形容言辞或行动非常锋利、犀利,能够迅速切中要害,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影响力。
  • 使用场景
    遒利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智慧、才能或表达能力出众,能够准确而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形容武器或工具的锋利程度。
  • 故事起源
    遒利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当时,齐国大夫晏婴受命去魏国拜见魏文侯。在见到魏文侯时,晏婴用遒利来形容他的言辞,赞扬其聪明才智。
  • 成语结构
    遒利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遒”和形容词“利”组成。
  • 例句
    1. 他的辩才非常遒利,每次辩论都能够击败对手。2. 这把刀刃非常遒利,一刀就能够劈开铁板。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遒利与锋利的发音相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遒利相关的成语,如“遒劲”、“遒峭”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非常遒利,老师都被他说服了。2. 初中生:她的演讲非常遒利,引起了观众的共鸣。3. 高中生:他的论文思路遒利,逻辑严密,获得了高分。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剧情遒利,引发了观众的深思。5. 成人:他的批评非常遒利,直指问题的核心,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