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德
xíng dé
  • 拼 音:xíng dé
  • 注 音:ㄒㄧㄥˊ ㄉ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韩非子·二柄》:“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二仪不能废春秋以成岁,明主不能舍刑德以致治。”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
    (2).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史记·龟策列传》:“明於阴阳,审於刑德。” 三国 魏 阮侃 《宅无吉凶摄生论》:“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 基本含义
    指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公德和道德准则。
  • 详细解释
    刑德是由“刑”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刑”指的是法律制裁和惩罚的手段,而“德”则表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刑德的含义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公德和道德准则。
  • 使用场景
    刑德通常用于描述社会正义、法治和道德约束的重要性。它可以用于讨论法律的公正性,以及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是否严厉适当。此外,刑德也可以用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
  • 故事起源
    刑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一书中。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这本书中强调了刑德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和道德教育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公德。
  • 成语结构
    刑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法律应该严格执行,以维护社会的刑德。2. 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刑德意识。3. 这种犯罪行为严重违背了刑德准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来记忆刑德这个成语。可以将“刑”字与“刑罚”或“法律制裁”联想在一起,而将“德”字与“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联想在一起。这样,就能够记住刑德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 延伸学习
    如果对刑德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法律制度和道德伦理。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法律制度、刑法和道德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刑德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刑德。2. 初中生:社会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制度,以维护刑德。3. 高中生:刑德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德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