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结核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脊椎结核 jǐ zhuī jié hé

    脊椎结核: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

  • 详细解释


     症状

    脊椎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75%,上世纪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为 最多,今年统计40-60岁为高发年龄。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但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颈椎较少,骶椎中骶1较多,负重损伤为一诱因。

    脊椎椎体结核约占所有骨关节结核病人的50%~75%,曾多见于儿童,近年来青壮年居多,女性略多于男性。多发性身体负重较大的胸椎(40.3%)、腰椎(35.97%)、后依次为胸腰椎(12.77%)和腰骶椎(7.36%)等。有两处椎体病灶者约3%~7%,而其间为无病的椎体所隔开,称之跳跃型脊椎结核。

  • 基本含义
    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导致整体遭受损害或崩溃。
  • 详细解释
    脊椎结核是由于脊椎骨受到结核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脊椎骨的塌陷和功能障碍。这个成语借用了这一疾病的形象,比喻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导致整体遭受损害或崩溃。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组织、团体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导致整体无法正常运转。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层出现内讧,导致整个企业的运营陷入混乱;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政府部门的核心干部被贪污腐败所侵蚀,导致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据说,有一个叫做郑国公的官员,他是郑国的核心力量,负责领导国家的军队和政务。然而,郑国公却贪图享乐,不关心国家大事,导致郑国内外出现了种种问题。最终,郑国公因为自己的荒淫无道而遭到了人民的唾弃,郑国也因此走向了衰落。后来,人们用“脊椎结核”来形容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导致整体遭受损害或崩溃。
  • 成语结构
    脊椎结核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脊椎”和“结核”。
  • 例句
    1. 这家公司的董事会出现了内讧,导致整个公司陷入了脊椎结核的状态。2. 这个学校的校长被曝光贪污受贿,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脊椎结核。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脊椎结核”与脊椎骨的感染和损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核心部分就像是脊椎骨一样,如果核心部分出现问题,整个组织或机构就会像脊椎骨受到结核感染一样遭受损害或崩溃。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脊椎结核在医学上的含义和治疗方法,以及结核病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防治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级里,班长常常旷课,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出现了脊椎结核。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被发现贪污了部分经费,导致学生会的工作陷入了脊椎结核的状态。3.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校长被曝光收受贿赂,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脊椎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