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祢
zǔ mí
  • 拼 音:zǔ mí
  • 注 音:ㄗㄨˇ ㄇ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祖庙与父庙。《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庭,以合明应。”
    (2).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汉 蔡邕 《鼎铭》:“乃及 忠文 ,克慎明德,以服享祖禰之遗风,悉心臣事,用媚天子。”《旧唐书·段文昌传》:“以先人坟墓在 荆州 ,别营居第以置祖禰影堂,岁时伏腊,良辰美景享荐之。” 宋 文天祥 《<告先太师墓文>跋》:“余始至 南安军 ,即絶粒为告墓文,遣人驰归,白之祖禰。”
    (3).本源;起始。 清 徐釚 《词苑丛谈·三百篇为词祖》:“凡此烦促相宣,短长互用,以启后人协律之原,岂非《三百篇》实祖禰哉。” 章炳麟 《訄书·订文》:“数字之义,祖禰一名,久而莫踪迹之也。”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祖祢的。”

  • 基本含义
    指祖宗和神灵,常用来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敬之情。
  • 详细解释
    祖指祖先,祖宗;祢指神灵、神祗。祖祢一词常用来表示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之情,表达对祖宗们的感恩和尊敬之意。
  • 使用场景
    祖祢一词常用于描述祭祖、拜神、祈求祖先保佑等与祖先和神灵相关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崇敬。
  • 故事起源
    祖祢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宗族礼仪和宗教信仰。古人常常会举行祭祖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求祖先的保佑。同时,古代中国人对于神灵的崇拜也十分重视,认为神灵可以保佑人们平安和幸福。因此,祖祢一词逐渐形成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祖祢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祭祖仪式,以表达对祖祢的敬意。2. 在传统节日里,人们会前往寺庙祈求祖祢保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祖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祖先的墓前,向祖先和神灵祈求保佑和指引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宗族礼仪、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以及与祖祢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祖祢保佑我们的家庭幸福安康。2. 初中生:在春节期间,我们要向祖祢祈求新年的好运。3. 高中生:了解祖祢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