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
gōng liú
  • 拼 音:gōng liú
  • 注 音:ㄍㄨㄙ ㄌㄧ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 周 族的领袖。传为 后稷 的曾孙。他迁徙 豳 地(今 陕西 旬邑 )定居,不贪享受,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后用为仁君的典实。《隶释·汉蜀郡属国辛通逵李仲曾造桥碑》:“西征鄙国,抚育犁元,除烦省苛, 公刘 之仁。”

  • 基本含义
    公刘指的是公正廉洁的刘备,也用来形容人品正直、清廉无私的人。
  • 详细解释
    公刘是由“公”和“刘”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指的是公正、公平,而“刘”指的是刘备的名字。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人物,被人们尊称为“刘公”,因为他以其正直、公正、廉洁的品德而闻名于世。因此,公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品正直、清廉无私的人。
  • 使用场景
    公刘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秉持公正、廉洁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贪欲和私心的驱使。可以用在表扬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场合。
  • 故事起源
    公刘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始人之一,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清廉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称赞。在处理政务时,他坚持公正、不受贪欲和私心的干扰,因此被人们称为“公刘”。
  • 成语结构
    公刘是一个以名词“公”和姓氏“刘”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的品德和作风。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公刘的原则,从不受任何利益的干扰。2. 这位领导一向以公刘著称,他的决策都是公正无私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刘备的名字和他的正直品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刘备站在公堂上,坚守公正、廉洁的原则。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刘备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可以深入了解公刘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像公刘一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 初中生:在班级竞选中,我会保持公刘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3. 高中生:在考试中,我们应该遵守公刘的原则,不作弊,不抄袭。4. 大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我会以公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同学们服务。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会遵循公刘的原则,不受贪欲和私心的驱使,做出公正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