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斝
yù jiǎ
  • 拼 音:yù jiǎ
  • 注 音:ㄧㄩˋ ㄐㄧㄚ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玉斚 ”。1.玉制的酒器。《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李善 注引《说文》:“斝,玉爵也。”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福穰穰於絳闕,芳霏霏於玉斝。” 钱谦益 注:“ 舜 祠宗庙以玉斝也。”《宋史·礼志一》:“太庙初献,依 开宝 例,以玉斝、玉瓚,亚献以金斝,终献以瓢斝。”
    (2).酒杯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斚屡举倾金罍。”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那其间锦阵花丛,玉斝金钟,对对双双。” 清 方文 《正月十九日龚孝升都宪社集观灯》诗:“酒斟玉斚葡萄色,烛晃银屏翡翠文。”
    (3).指酒。 元 张养浩 《喜春来》曲:“兴来时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身在瑶臺,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
  • 详细解释
    玉斝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玉器,形状像斝,斝是古代祭祀中盛酒的器皿。玉斝象征高雅和庄重,因此成语“玉斝”用来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
  • 使用场景
    可用于形容文辞文章、诗词等的格调高雅,充满文采。
  • 故事起源
    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位名叫公子胜的人,他才情出众,文采斐然。有一次,公子胜在宴会上以自己的才华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当时,宴会上有人用玉斝盛酒,公子胜便将玉斝借来,以玉斝为题写了一首诗,文采斐然,引起了大家的赞赏。从此,人们就用“玉斝”来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玉斝之辞,让人叹为观止。2. 这篇文章写得真是玉斝,读起来非常动人。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玉斝这个玉器的高雅和庄重,形容言辞高雅,文采斐然。可以用“玉斝”来形容演讲、文章等的高雅和文采。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文学、诗词相关的成语,如“花好月圆”、“风花雪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她的诗写得真是玉斝,我很喜欢。初中生:老师的讲课真是玉斝之辞,让人受益匪浅。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文采真是玉斝,读起来很有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