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访
yán fǎng
  • 拼 音:yán fǎng
  • 注 音:ㄧㄢˊ ㄈ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延请求教;请教。 唐 韩愈 《禘袷议》:“凡在拟议,不敢自专,聿求厥中,延访羣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七:“ 张 贤明有礼, 温 虽虎狼其心,亦所景伏,每谋军国计,必先延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其与 朱方伯 锡爵 书云:‘再四延访,知江南重务,莫大於防河,而防河机宜,莫先於储料。’”
    (2).指广为访求。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二出:“诸生可要努力,莫负圣明求贤的盛意与主司延访的苦心。”《明史·许相卿传》:“然后务学亲贤,去谗远色,延访忠言,深恤民隐。”

  • 基本含义
    延长访问、拖延会见。
  • 详细解释
    指因故意或无意而推迟会见、拜访或延迟回答问题。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拒绝或推迟与他人见面、交流或回应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延访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它在现实生活中常见。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人在应对他人的请求时故意拖延或推迟。延访的行为常常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不耐烦。
  • 成语结构
    延访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延”和“访”。
  • 例句
    1. 他一再延访我的请求,让我非常生气。2. 这家公司总是延访我们的合作提议,我们不得不考虑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延访”与“拖延会见”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延访的意思是推迟与他人见面或回应,所以可以想象一个人故意拖延与他人的会见。
  • 延伸学习
    延伸学习可以包括学习其他与拖延相关的成语,如“拖泥带水”、“拖拉机”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交流和沟通相关的成语,如“言而无信”、“闭口不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直延访我的要求,我很生气。2. 初中生:老师经常延访我们的问题,让我们很苦恼。3. 高中生:政府官员对媒体的提问常常延访,让人感到不满。4. 大学生:公司经理总是延访我们的提议,这让我们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