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蛮
zhū mán
  • 拼 音:zhū mán
  • 注 音:ㄓㄨ ㄇ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太子少傅赠太保郑国公食邑三千户严公行状》:“缘溪诸蛮,狐鼠跧窜,王师步趋,不习嵌嶮。”《新唐书·吐蕃传下》:“比年寇 黎 巂 , 皋 常折其兵, 定德 畏得罪,遂来降,因定 昆明 诸蛮。”

  • 基本含义
    指各种蛮族,泛指外族或原始部落。
  • 详细解释
    诸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诸意为众多,蛮指原始部落或外族。诸蛮一词泛指各种蛮族,也可以用来形容原始、野蛮的人或事物。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诸蛮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些人或事物的原始、野蛮、不文明的特点。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或者形容某个人的行为举止。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了一个关于诸蛮的故事。故事中,晋国有一个叫做诸蛮的外族,他们的风俗习惯与晋国不同,被视为野蛮和原始。因此,后来人们用“诸蛮”来形容外族或原始部落。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十分诸蛮,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2. 他的行为举止太过诸蛮,缺乏教养和文明素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两个字分开记忆,诸字可以联想为“众多”,蛮字可以联想为“原始部落”。同时,可以结合故事起源的情节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文明发展历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周边有一片诸蛮的森林,里面有很多奇怪的动物。2. 初中生:这个电影里的原始部落人物真是太诸蛮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人大开眼界。3. 高中生:这篇文章批评了一些现代社会的诸蛮行为,呼吁人们文明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