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道
mǐ dào
  • 拼 音:mǐ dào
  • 注 音:ㄇㄧˇ ㄉ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五斗米道。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汉 末, 沛国 张陵 学道於 蜀 鹤鸣山 ,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以惑百姓。 陵 死,子 衡 传其业; 衡 死,子 鲁 传其业…… 初平 中,﹝ 益州 牧 刘焉 ﹞以 鲁 为督义司马,住 汉中 ,断谷道。 鲁 既至,行宽惠,以鬼道教立义舍,置义米义肉其中,行者取之,量腹而已,不得过多,云鬼病之。其市肆贾平亦然。犯法者三原而后行刑。学道未信者谓之鬼卒,后乃为祭酒。 巴 汉 夷民多便之。其供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之米道。”参见“ 五斗米道 ”。

  • 基本含义
    指以米为贵的时代,人们常常为了米而争斗,形容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
  • 详细解释
    米道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魏策一》中,原文是“民之忧在饥,饥之忧在道,道之忧在教,教之忧在诈”,意思是“人民所忧虑的在于饥荒,饥荒所忧虑的在于政府的政策,政府政策所忧虑的在于教育,教育所忧虑的在于欺骗”。后来,米道逐渐演变成指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象。
  • 使用场景
    米道常用于描述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争斗的场景,可以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
  • 故事起源
    米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以米为贵,人们为了获取米而争斗不休。这个成语通过描述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象,警示人们追求利益时要注意公平和道义。
  • 成语结构
    米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米”表示米饭,也代表食物和生活的基本需求,“道”表示道德和准则。整个成语通过两个汉字的组合,形象地表达了人们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象。
  •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员工之间经常为了晋升而争斗,真是典型的米道现象。2. 在这个社会上,很多人为了钱财而相互利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米道网络。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米道与米饭和道德联系起来进行记忆。米饭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而道德则是人们应该遵循的准则。通过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米道相关的成语和典故,如“米珠薪贵”、“米石流金”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米道现象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友好相处,而不是为了玩具而争斗,这样才不会变成米道现象。2. 初中生: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不应该为了考试成绩而争斗,这样只会形成米道现象。3. 高中生:社会上存在很多米道现象,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道德准则,不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