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
yuán yuán
  • 拼 音:yuán yuán
  • 注 音:ㄧㄨㄢˊ ㄧ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元元 yuányuán
    [the common people] 平民;老百姓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义》

  • 详细解释

    (1).百姓;庶民。《战国策·秦策一》:“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高诱 注:“元,善也,民之类善故称元。”《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 李贤 注:“元元,谓黎庶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九:“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清史稿·圣祖纪二》:“从前逋欠,一概豁除。用称朕子惠元元至意。”
    (2).善良。《汉书·文帝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颜师古 注:“元元,善意也。”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两汉用人人元元字》:“元元二字,考之六经无所见,而《两汉书》多用之……予谓元元者,民也。而上文又言元元之民,元元黎民,元元万民,近於复重矣。故 颜 注:‘或云,元元,善意也。’”
    (3).原始,物之本源。 唐 李咸用 《大雪歌》:“应是 羲和 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4).谓推究原始。 清 吴履泰 《读书一章示诸童子》诗:“元元復本本,千载穷冥搜。”
    (5).指 老子 。 唐 追崇 老子 为 玄元皇帝 ,故称。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铭》:“穠矣公主! 元元 之绪,圣皇之孙, 肃宗 之女,今上之妹,生人之矩。”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纯粹、原始、本真。
  • 详细解释
    元元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事物没有经过混杂、掺杂,保持了最初的状态,没有被外界因素所影响或污染。元元强调事物的纯粹、原始、本真的特性。
  • 使用场景
    元元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口语中,用来形容人、事、物保持原始状态或纯粹无杂质。可以用来描述自然景观、人的品性、艺术作品等。
  • 故事起源
    元元最早见于《左传·闵公二十九年》:“元元之民,无所可使改也。”意思是:“这些元元之民,没有什么可以使他们改变的。”这里的元元指的是民众保持原始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1. 这个地方的风景如此元元,仿佛回到了最初的世界。2. 他的艺术作品总是能够展现出一种元元的美感,让人心生敬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原始森林,里面没有受到人类干扰的动植物,它们保持着最纯粹、最本真的状态,这就是元元。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纯粹、原始相关的成语,例如“原始森林”、“朴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花园里的花朵看起来很元元,没有受到任何污染。2. 初中生:这个人的性格很元元,从不受外界影响。3. 高中生:这幅画的风格很元元,给人一种纯粹的感觉。4. 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对知识的元元追求,不受功利心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