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节合拍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īng jié hé pāi ㄧㄥ ㄐㄧㄝ ˊ ㄏㄜˊ ㄆㄞ

    应节合拍(應節合拍) 

    (1).合乎节拍。 韦君宜 《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他们一面拉风箱一面唱歌,应节合拍。”

    (2).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一方面‘俯拾即是’,一方面却又‘着手成春’,只因为工夫已经成熟,在无所容心之间,自能应节合拍的缘故。”

  • 基本含义
    指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中,按照规定的习俗和礼仪行事,与节日或场合相适应。
  • 详细解释
    应节合拍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它包含了“应”、“节”、“合”和“拍”四个字。其中,“应”表示适应、遵循;“节”表示节日或场合;“合”表示符合、适合;“拍”表示行动、举动。应节合拍的意思是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中,按照规定的习俗和礼仪行事,与节日或场合相适应。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要遵从规定的礼仪和行为准则,以展现出应有的风貌和素质。
  • 使用场景
    应节合拍常用于描述人们在各种节日、庆典或重要场合中的行为表现。无论是参加婚礼、生日宴会、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还是参加国家级的庆典仪式,人们都应该应节合拍,遵守礼仪规范,以示尊重和礼貌。
  • 故事起源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平津侯齐威公在宴会上,他的家臣孟尝君想要借机陷害他。孟尝君安排人偷偷将一只鸟放到齐威公的袖子里,然后告诉他:“公子,你的袖子里有只鸟。”齐威公立即回答:“我知道。”他的回答显示了他应节合拍的能力,没有露出任何异样的表情。这个故事成为了“应节合拍”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应节合拍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形容词组成,形式上属于主谓宾结构。
  • 例句
    1. 在公司的年会上,大家应节合拍地穿着正装,举止得体。2. 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需要大家应节合拍,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3. 参加婚礼时,我们要应节合拍,尊重新人的婚礼仪式和规定。
  • 记忆技巧
    可以用“应”字的发音“yìng”来联想“英”字,表示遵循规定的习俗和礼仪;用“节”字的发音“jié”来联想“节日”,表示特定的时间和场合;用“合”字的发音“hé”来联想“和谐”,表示符合、适合;用“拍”字的发音“pāi”来联想“拍手”,表示行动、举动。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发音。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节日、礼仪相关的成语,如“节衣缩食”、“节外生枝”等,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国庆节的时候,我们应该应节合拍地参加升旗仪式。2. 初中生: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我们要按照主人的要求应节合拍。3. 高中生:参加毕业典礼时,我们要穿着整齐,举止得体,应节合拍地庆祝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