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言
dǐ yán
  • 拼 音:dǐ yán
  • 注 音:ㄉㄧˇ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谎言。《后汉书·刘隆传》:“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於 长寿街 上得之。”《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抵,欺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敦梦医》:“客船过务败税,抵言是君家物,果否?”《明史·张鹤鸣传》:“ 鹤鸣 抵言 廷弼 僨疆事,由故大学士 刘一燝 、尚书 周嘉謨 党庇不令出关所致。”

  • 基本含义
    指以言辞或行动回击他人的攻击或指责。
  • 详细解释
    抵言是由动词“抵”和名词“言”组成的成语。它的基本含义是用言语或行动来反击他人的攻击或指责。抵言强调了以言辞还击,表示不同意或反驳他人的观点或指责。
  • 使用场景
    抵言常用于正式场合,如辩论、讨论会或法庭辩论等。它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反驳他人的错误观点或指责,并通过言辞上的辩论来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关于抵言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它与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的思想有关。孔子强调言辞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言辞的辩论可以促进真理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 例句
    1. 他用理性和逻辑进行抵言,成功地反驳了对方的错误观点。2. 在辩论会上,他以抵言的方式回应了对手的攻击。3. 她用抵言的方式回击了对方的指责,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抵言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用言辞回击下方的攻击者,象征着抵言的意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抵言的相关成语,如抵死、抵赖等,并学习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用抵言的方式回击了同学的指责,让他明白了我的观点。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我用抵言反驳了对方的错误观点,赢得了比赛。高中生:他以抵言的方式回应了老师的批评,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大学生:通过抵言,我成功地反击了对方的攻击,维护了自己的权益。成年人:在会议上,他用抵言的方式回击了同事的指责,维护了自己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