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违
quē wéi
  • 拼 音:quē wéi
  • 注 音:ㄑㄩㄝ ㄨ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礼节上)有所欠缺或违背。 唐 白居易 《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公有斩縗中,亲护九丧,匍匐万里,及期,丧事礼无闕违。” 唐 张固 《幽闲鼓吹·牛僧孺》:“﹝ 于頔 ﹞忽召客将问曰:‘累日前有 牛秀才 发未?’曰:‘已去。’‘何以赠之?’曰:‘与钱五百。’‘受之乎?’曰:‘掷之於庭而去。’ 于公 大怒,谓宾佐曰:‘某盖事繁,有闕违者。’立命小将賫绢五百、书一函追之。”

  • 基本含义
    指缺少、不足。形容事物不完整或不完备。
  • 详细解释
    阙,缺少;违,不足。阙违形容事物缺少或不完整,不足以满足要求或达到标准。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事物的不完整、不足,或指责某人某事的不足之处。
  • 故事起源
    《史记·南越列传》中有一则故事:南越王赵佗在宫中养了一只鹿,鹿的角长得很快,王想要让它的角尽快长大。于是王下令禁止宫中的人修建房屋,以此来让鹿的角得到更多的空间生长。然而,后来鹿的角并没有长大,王感到非常失望。他问宫中的大臣,大臣回答说:“陛下,这是阙违之故。”意思是说,阙违了修建房屋的需要,导致鹿的角没有得到充分的生长条件。从此,阙违就成为了形容事物不完整或不完备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阙违为双音节词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计划还有很多阙违之处,需要进行改进。2. 队伍中的人员不齐全,存在阙违现象。3. 这份报告的内容比较简单,有些阙违。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阙违理解为“缺位”,以此来记忆其含义。此外,也可以将故事起源中的南越王和鹿的角的故事与成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不完整、不足有关的成语,如“残缺不全”、“不尽人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还有很多阙违,需要老师帮我改正。2. 初中生: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些阙违,读起来不够圆满。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论证还有一些阙违,需要进一步完善。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执行方案存在一些阙违,需要重新评估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