懔厉
lǐn lì
  • 拼 音:lǐn lì
  • 注 音:ㄌㄧㄣˇ ㄌ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惶恐。 唐 道宣 《叙周武帝集道俗议灭佛法事》:“帝亦同僧寝处,覘候得失,或为僧读诵,或讚唄礼悔。僧皆懍厉,莫不讶帝之微行也。”

  • 基本含义
    形容勇猛、威武、威严的样子。
  • 详细解释
    懔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气势威严,具有强烈的力量感和威慑力。它通常用来形容军队、将领或者壮士等有威严气势的人。
  • 使用场景
    懔厉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军队行进时的气势,或者用来形容人的威严态度。可以用于描述军事、历史、文学等领域。
  • 故事起源
    懔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带领秦朝的反抗军队,他的队伍气势威严,士兵们战斗勇猛,给人以极大的威慑力。因此,人们形容他的队伍为“懔厉”。
  • 成语结构
    懔厉是一个形容词,由“懔”和“厉”两个字组成。懔的意思是威武、威严,厉的意思是严厉、强大。
  • 例句
    1. 这支队伍行进时懔厉非凡,令人肃然起敬。2. 将军的眼神懔厉无比,让敌人不敢有丝毫轻视。
  • 记忆技巧
    可以用“临厉”来联想记忆,临厉即看起来非常威严、严厉的样子,与懔厉的意思相近。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军事、历史相关的成语,如“威风凛凛”、“雄风万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严厉的眼神让我感到懔厉。2. 初中生:这个军队行进时气势懔厉,真希望能加入他们。3. 高中生: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充满了懔厉的力量。4. 大学生:这位教授讲课时语气懔厉,让学生们倍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