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蠹
jiān dù
  • 拼 音:jiān dù
  • 注 音:ㄐㄧㄢ ㄉ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姦蠧”。亦作“奸蠧”。亦作“姧蠧”。1.见“ 姦蠹 ”。《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2).指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3).行为不法的坏人。《南齐书·裴叔业传》:“搜盈山源,纠虔姦蠹。”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復赐问目曰:‘朕之闕失,国之姦蠹,朝之憸諛,皆直言其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幸遇着青天老爷,似明镜不容姦蠹。”《明史·周经传》:“户部尤奸蠹所萃,挟势行私者不可胜纪。”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君以严能治办,姧蠹屏除。” 清 恽敬 《前临川县知县彭君墓志铭》:“ 临川 多姦蠹,素称难治,知县屡以訐去官。”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心思狡诈阴险,用心不良。
  • 详细解释
    奸蠹是由“奸”和“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奸指心思狡诈、阴险,蠹指心怀不轨、用心不良。奸蠹形容人的行为阴险狡诈,心怀不轨,用心不良。
  • 使用场景
    奸蠹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行为不正,心思阴险的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描述某人的行为不诚实,出尔反尔,或者策划不良的事情。
  • 故事起源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时,有一天刘邦拿出一封信给项羽,信中说刘邦愿意归还项羽的封地,并且表示愿意与项羽联手共同对抗秦军。项羽看了信后,非常高兴,但是他的心腹大将韩信却告诉他,这是刘邦的诡计,他根本没有真心要与项羽合作,只是想借机消灭项羽。韩信的劝告使得项羽警觉起来,最终避免了被刘邦陷害的命运。从此以后,人们用“奸蠹”这个成语来形容心怀不轨、用心不良的人。
  • 成语结构
    奸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一个人心思狡诈阴险,用心不良。
  • 例句
    1. 他的行为太奸蠹了,总是骗人,不能相信。2. 这个人奸蠹心机,经常在背后搬弄是非。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蠹虫爬过一张纸的过程,蠹虫爬行的过程曲折隐蔽,就像奸蠹的行为一样阴险狡诈。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了解奸蠹这个成语在不同的背景下的使用方式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奸蠹的小偷,经常偷同学的东西。2. 初中生:这个人看上去很老实,其实心里很奸蠹,经常欺骗别人。3. 高中生:他的交友圈很奸蠹,总是与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交往,以获取利益。4. 大学生:公司里有些人心思奸蠹,总是在背后搬弄是非,影响团队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