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具
xì jù
  • 拼 音:xì jù
  • 注 音:ㄒㄧˋ ㄐ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赌具和游戏用具的统称。《三国志·吴志·孙綝传》:“败坏藏中矛戟五千餘枚,以作戏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之戏具与古同,而盛行於世者,围碁、象戏、握槊而已。弹碁、樗蒲、打马、打彄、采选、叶子等俱不传。”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咏戏具》:“闷坐室中,间与孙辈嬉戏,见其所陈戏具,灿然可观,聊咏二三。”
    (2).演戏的道具。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余呼小僕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蘄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 基本含义
    指戏曲中的道具,也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 详细解释
    戏具原指戏曲中的道具,是戏剧表演的重要辅助物品。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虚假的事物,比喻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是虚假的、没有真实内容的东西。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虚假、欺骗、虚幻的事物。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虚伪,或者形容某些事物的虚假表象。
  • 故事起源
    成语“戏具”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双调杂剧》中。这个成语起源于戏曲文化,但后来逐渐被人们引申为比喻虚假的事物。
  • 成语结构
    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承诺就像戏具一样,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毫无实质性。2. 这个广告只是在炒作,根本就是一种戏具手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戏剧演出中的道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虚假的道具,这些道具就是戏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戏弄”、“戏谑”等,加深对虚假、欺骗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笑声听起来像是戏具一样。初中生:这个电影中的特效太戏具了,一点都不真实。高中生:他的承诺只不过是一种戏具,根本不能相信。大学生:这个公司的宣传广告就是一种戏具手法,完全没有实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