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kǎo gǔ
  • 拼 音:kǎo gǔ
  • 注 音:ㄎㄠˇ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经考古发现;西南一带又有新出土文物。(作谓语)
    (2) (名)指考古学。考古学家。(作定语)
    [构成]
    动宾式:考|古

  • 英文翻译

    1.(根据古代的遗迹、遗址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 engage in archaeological studies
    2.(考古学) archaeology

  • 详细解释

    ◎ 考古 kǎogǔ
    (1) [engage in archaeological studies]∶根据古代的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事物
    (2) [archaeology]∶指有关考古的科学
    考订古代文献、遗物、遗迹。 明 刘刚 《<日损斋笔记>后序》:“观公辨驳之精若此,则其平昔攷古之学为何如哉!”
    (1).考核研究古代事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望都县 在南,今此城南对 卢奴 故城,自外无城以应之,考古知今,事义全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閲图考古,更求僊术。”《宋史·林勋传》:“ 勋 为此书考古验今,思虑周密,可谓勤矣。” 清 顾炎武 《吴才老<韵补正>序》:“考古之功,寔始於 宋 吴才老 ,而其所著《韵补》,仅散见于后人之所引而未得其全。”
    (2).指考古学。

  • 基本含义
    考古是指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研究和分析,来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 详细解释
    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等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来揭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古代遗址、古代建筑、器物、文字等,通过对这些遗存的分析和解读,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面貌,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
  • 使用场景
    考古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对古代文物和遗迹的研究和发掘工作。可以用于描述考古学家的工作,也可以用于描述参与考古研究的人群或机构。
  • 故事起源
    考古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一篇古代文献中,原文是“考古事,无穷者也”,意为考察古代事物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后来,这个词被引申为指考察、研究古代文物和遗迹的学科。
  • 成语结构
    考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考古学家在古墓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2. 这个遗址是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考古”与“考古学家”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一个考古学家在古墓中发掘文物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对考古学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考古成果和研究方法。还可以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很喜欢看关于考古的书籍,想成为一名考古学家。2. 初中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考古实践活动,让我们亲自去挖掘遗址。3. 高中生:我对考古学非常感兴趣,计划报考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