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抟
péng tuán
  • 拼 音:péng tuán
  • 注 音:ㄆㄥˊ ㄊ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 宋 陆游 《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 基本含义
    形容鸟飞翔的姿势高傲雄伟,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 详细解释
    鹏,古代神话中的大鸟,有着巨大的翅膀;抟,指展开、振动。成语“鹏抟”形容鸟儿展翅飞翔的姿势,表示雄伟、壮丽。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远大,追求的目标高远,意志坚定,不畏艰难困苦。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有远大志向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壮丽、雄伟。适用于各种写作、演讲、讨论等场合。
  • 故事起源
    成语“鹏抟”源于《庄子·天运篇》。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他在《天运篇》中写道:“鹏之托于无波,风之举于无阻。激龙涉渊,必振翅高飞。”意思是说鹏鸟展翅飞翔时,没有波浪能阻挡它,风也不能阻碍它的飞翔。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鹏鸟的雄伟飞翔姿态,后来成为了成语“鹏抟”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他的志向如鹏抟,永不停歇。2. 这幅画展现了大自然的鹏抟之美。
  • 记忆技巧
    可以用动画、绘画等形象的方式来记忆“鹏抟”,想象一只巨大的鹏鸟展开翅膀飞翔的姿势,同时想象自己的志向也像鹏鸟一样高远。可以通过绘图或动画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庄子的其他哲学思想,以及其他与志向、远大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志存高远”、“远大前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志向就像鹏抟一样高远。2. 初中生:他的篮球技术非常高超,志向远大,真是个鹏抟之才。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实现自己的鹏抟之志。4. 大学生:我们的团队志向远大,希望能够在科技创新领域展翅高飞,成为行业的鹏抟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