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硙
jǐng wèi
  • 拼 音:jǐng wèi
  • 注 音:ㄐㄧㄥˇ 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言井臼。硙,磨。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亲操井磑应门户。”

  • 基本含义
    指井上的井栏和井边的石硙,比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利益。
  • 详细解释
    井栏是井口上围绕的栏杆,井硙是井边的石硙。成语“井硙”比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利益,只顾自己的小圈子,缺乏为大众利益着想的观念。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的现象,指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不顾及他人或整体利益的行为。
  • 故事起源
    井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在农村,井是一种重要的水源,用于灌溉农田和供人们生活用水。井口上方的井栏和井边的石硙起到保护和围住井口的作用。然而,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破坏井栏和井硙,导致井水污染或井口不安全。因此,井硙成为了形容个人利益至上、不顾他人利益的象征。
  • 成语结构
    井硙是由“井”和“硙”两个词组成的,其中“井”是指井口,而“硙”是指石硙。
  • 例句
    1. 他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完全是个井硙之徒。2. 这种井硙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整个团队的利益。
  •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井硙”想象成一个人在井口旁边,只关注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井水的安全和他人的需要。可以通过形象化记忆,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对成语“井硙”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井蛙之见”、“井底之蛙”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些同学只关心自己的成绩,不愿意帮助别人,真是井硙之徒。2. 初中生: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及环境保护,这种井硙的行为是不可取的。3.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困境,这种井硙之心是不值得赞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