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春运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网络春运 - 简介

    每年中国传统春节临近时,在实体商场生意愈发红火的同时,网购市场交易额也在成倍增长。节前网购量大增,带来了“网络春运”前所未有的繁忙,这给物流业形成大压力。

    网络春运 - 现象

    天冷了,年关近了,节日多了,买礼物、添衣服,中国内地各大商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购物热潮,同样的,在网上,一年一度的网购潮也随着春节的临近而越来越热。

    武汉鸭脖子、山西大枣、临安核桃、四川腊肠……只需轻点鼠标就能买到各地特产。截止到2010年年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购年货的行列。一些城市写字楼里大堆的年货快递包裹,成为年轻白领疯狂网购的真实写照。

    进入2010年11月以来,好多新老买家们发现:快递速度明显慢了,以前隔天能到的“货”现在要多等上一两天,距离远的话时间就更长了,等上一周也是常事。没错,网购快递已经进入“网络春运”期。

    每年自10月以来,快递量都会猛增,不少地方“爆仓”(所谓爆仓,就是到达仓库的快件多,送出的少,导致仓库装不下新快件),加上这个时候的北方冷天气频发,速度想快都难。而且,来自多家快递公司的信息表明,2010年的网购风超越了往年,开创了新高峰。

    网络春运 - 原因

    1、由于中国内地的物价逐渐攀高,很多市民将购买重心放在了网上。加之团购网站的兴起和圣诞节的临近,使得快递在2010年11月份就开始经历“网络春运”。

    2、此外,据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方面称,由于柴油荒而使货车无法及时加油等原因导致公司在浙江、广东等多地出现爆仓现象,送达时限被延长,甚至部分城市的递送服务被迫暂停。

    网络春运 - 影响

    爆仓频发快递不快,“网络春运”或终结低价时代。

    网购激增凸显物流矛盾

    随着网购市场的异常活跃,使得物流跟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2月,在号称“全球最大的网上中文书店和购物中心”的“当当网”上,可以看到:由当当网客服部发出的“春节期间送货延迟通知”。通知的内容是,受春运以及快递公司假期的影响,您于2月5日—2月21日提交的订单(所有加急订单暂停服务)将延迟1—2周发货。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对此,当当网市场副总裁陈腾华表示,不光是快递公司,包括仓库里面的一些操作人员,比如检货人员、包装人员、上架人员中也有相当一批是外地打工者,他们也有很多选择提前回家的,这也就造成订单处理能力的严重不足。

    因快递被投诉,卖家表示很冤枉

    在淘宝网开店,信誉高于一切,谁也不想莫名被投诉、获差评。

    据淘宝店主“妈妈的店”说,前些天被投诉“虚拟发货”,只因为应该3天到的东西,买家一周都没有收到。其实她早就发货了,但是收货地那边爆仓,腾不出人手去派送货品。

  • 基本含义
    网络春运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春节期间的返乡运输活动。
  • 详细解释
    网络春运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出现的新词语。它是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如在线购票、网上订餐、网上叫车等,方便快捷地进行春节期间的返乡运输活动。网络春运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人们排队等候的时间,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通选择,缓解了传统春运期间交通拥堵的问题。
  • 使用场景
    网络春运常常在春节期间出现,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的年轻人中较为流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购买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等,预订餐馆座位、叫出租车或共享单车等,以便更加便捷地回家过年。
  • 故事起源
    网络春运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各种生活活动,其中包括春节期间的返乡运输。网络春运这个词语的出现,反映了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成语结构
    网络春运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网络”和“春运”。其中,“网络”表示互联网,而“春运”表示春节期间的运输活动。
  • 例句
    1. 我今年不用去车站排队买票了,可以通过网络春运预订火车票。2.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春运成为了很多人回家过年的首选方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网络春运”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利用互联网平台预订车票、订餐等,便捷地回家过年的场景,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春节和春运的相关知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春节期间可以通过网络春运跟远方的爷爷奶奶视频聊天。2. 初中生:网络春运让我可以在回家过年的时候,还能继续上网课,不耽误学习。3. 高中生:我利用网络春运提前预订了回家的火车票,避免了排队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