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方
tiē fāng
  • 拼 音:tiē fāng
  • 注 音:ㄊㄧㄝ ㄈ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门两旁的长木。 清 方以智 《通雅·宫室》:“两旁贴方曰棖。” 清 方以智 《通雅·宫室》:“夫礼所谓棖者,门两旁长木,今谓贴方。”

  • 基本含义
    形容人言辞犀利、直截了当,毫不客气。
  • 详细解释
    贴方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贴意为贴近、接近,方意为直截了当、明确。贴方形容人言辞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不含糊,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使用场景
    贴方常用于形容人的说话方式,表示直率、干脆、不拖泥带水。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者用来评价人的言辞。
  • 故事起源
    贴方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普遍,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
  • 成语结构
    贴方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说话一向贴方,从不拐弯抹角。2. 她是个贴方的人,不喜欢绕弯子,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贴方”这个成语与直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直尺是用来测量直线的工具,而贴方表示直截了当、直接,两者都有直的意思,可以通过这个联想来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一针见血”、“直言不讳”等,扩大对于直率、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问题,我回答得很贴方,一点都不含糊。2. 初中生:他的回答总是贴方,没有一丝拖泥带水。3. 高中生:在辩论赛中,他的发言总是贴方有力,很容易打动人。4. 大学生:在讨论会上,他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非常贴方。5. 成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贴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