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守
shī shǒu
  • 拼 音:shī shǒu
  • 注 音:ㄕㄧ ㄕ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动)防守的地区被敌方占领。
    [构成]
    动宾式:失|守
    [例句]
    前沿阵地失守。(作谓语)
    [同音]
    失手、尸首

  • 近义词

    沦陷、沦亡、陷落、失陷、弃守、

  • 反义词

    固守、光复、收复

  • 英文翻译

    1.fall

  • 详细解释

    ◎ 失守 shīshǒu
    (1) [fall]∶没有守住自己的地域,被敌方占领
    京城失守
    (2) [be disloyal]∶丧失操守
    虽不能圣,敢失守乎?——《左传》
    (1).谓没有保住所守之物。《左传·宣公十年》:“凡诸侯之大夫违,告於诸侯曰:‘某氏之守臣某,失守宗庙,敢告。’” 唐 元稹 《唐故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斯宇也,尚书府君受赐於 隋 氏,乃今传七代矣。敢有失守,以貽太夫人忧,死无以见失人於地下!”
    (2).特指防地失陷。 宋 王安石 《澶州》诗:“边关一失守,北望皆 胡 骑。”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只为无兵救,沿山几处城如斗,尽行失守,尽行失守。” 田汉 《芦沟桥》第一幕:“ 芦沟桥 一失守, 北平 就要陷于敌人四面包围之中。”
    (3).谓丧失节操。《左传·成公十五年》:“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为君非吾节也。虽不能圣,敢失守乎?”
    (4).惊恐不能自持。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府举入奏,惊惶失守,非所敢安。”《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

  • 基本含义
    失去原本掌控的地方或局势,被敌人或对手占领。
  • 详细解释
    失守是一个描述失去控制、被攻破或丧失原有地位的词语。它通常用来形容战争、防守或控制局势的失败。失守是一个负面的词语,暗示着失败、挫折和丧失。
  • 使用场景
    失守通常用于描述军事、政治或竞争等领域中的失败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城市被攻陷、防线被突破、阵地丧失等战争场景。在政治方面,失守可以指政党或政权失去选举或控制权。此外,失守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竞争或比赛中失败的情况。
  • 故事起源
    失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城池、阵地或要塞的失守意味着对方的胜利和自己的失败。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的失败和丧失。
  • 成语结构
    失守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失”和“守”。
  • 例句
    1. 在这场战争中,敌军突破了我们的防线,我们失守了重要的城市。2. 由于内部纷争,政党失守了选举,失去了执政的机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失守”与失败、丧失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另外,可以尝试将这个成语与战争、防守、竞争等相关场景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战争、失败相关的成语,如“胜败乃兵家常事”、“战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在足球比赛中失守了,输掉了比赛。2. 初中生:历史课上学到,古代城池失守后,人们会遭受很大的苦难。3. 高中生:政党在选举中失守,失去了执政的机会。4. 大学生:在经济竞争中,企业失守了市场份额,导致业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