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辞
kǔ cí
  • 拼 音:kǔ cí
  • 注 音:ㄎㄨˇ ㄘ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忠言,逆耳之言。《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因苦辞諫 敞 , 敞 涕泣为谢,多从其所规。” 唐 元稹 《酬乐天重寄别》诗:“却报君侯听苦辞,老头抛我欲何之?” 宋 苏轼 《叶嘉传》:“上饮踰度, 嘉 輒苦諫,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坚决辞让。《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汝阴人》:“﹝少年﹞诣 许 曰:‘小妹粗家,窃慕盛德,欲託良缘於君子,如何?’ 许 以其神,不敢苦辞。”
    (3).再三陈说。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 基本含义
    指言辞中含有辱骂、侮辱、嘲笑等贬损他人的言辞。
  • 详细解释
    苦辞是由“苦”和“辞”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苦”表示痛苦、辛酸,而“辞”表示言辞、语言。苦辞指的是言辞中带有贬损、侮辱、嘲笑等对他人不友善的内容。这种言辞常常会伤害他人的感情,引起争吵和冲突。
  • 使用场景
    苦辞多用于描述言辞中的不友善、伤人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苦辞,尊重他人的感受,保持友善和谐的沟通方式。
  • 故事起源
    关于苦辞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言辞的重视和对友善交流的呼吁。
  • 成语结构
    苦辞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对我的苦辞让我感到非常伤心。2. 遇到别人的批评,我们应该用友善的态度回应,而不是用苦辞加以嘲笑。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苦”的意思与不友善的言辞联系起来,来记忆苦辞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在使用苦辞时,对方会感到痛苦和伤心,以此来强调避免使用苦辞的重要性。
  • 延伸学习
    苦辞是一种不良的言辞方式,我们应该学会用友善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尊重他人的感受。在学习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辱骂”、“诽谤”等,以加深对言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听到别人用苦辞对我说话。2. 初中生:我们应该用友善的言辞交流,而不是用苦辞伤害他人。3. 高中生:苦辞会破坏人际关系,我们应该用温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