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
qīng què
  • 拼 音:qīng què
  • 注 音:ㄑㄧㄥ ㄑㄩㄝ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鸟名。桑扈的别名。《淮南子·说林训》“桑扈不啄粟” 汉 高诱 注:“桑扈,青雀,一名窃脂。” 唐 王维 《青雀歌》:“青雀翅羽短,未能远食玉山禾。” 赵殿成 笺注:“青雀,《尔雅》:‘桑扈窃脂。’ 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参见“ 桑扈 ”。
    (2).鸟名。即鷁。水鸟名。《礼记·曲礼上》“则载青旌” 汉 郑玄 注:“青,青雀,水鸟。”
    (3).指青鸟。神话传说中 西王母 所使之神鸟。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无青雀之衔命,乏赤鴈之嘉祥。” 唐 李商隐 《汉宫词》:“青雀西飞竟未迴,君王长在 集灵臺 。”《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彩鸞舞后肠空断,青雀飞来信不传。”
    (4).见“ 青雀舫 ”。
    (5). 唐太宗 第四子 魏王 泰 的小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上谓侍臣曰:‘昨 青雀 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 胡三省 注:“ 泰 ,小字 青雀 。” 宋 范成大 《重读唐太宗纪·立晋王》诗:“ 承乾 谋父保天年, 青雀 图兄亦两全。”

  • 基本含义
    指年轻有为的人才,也可指美丽而聪明的女子。
  • 详细解释
    青雀一词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楚辞·九辩》,原意是指一种美丽而聪明的鸟类。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形容有才华的年轻人或美丽聪明的女子。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才华、有潜力的年轻人,也可用于形容美丽而聪明的女性。可以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使用,也可以用于自我表达。
  • 故事起源
    青雀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九辩》中,其中有一段描述了楚国的美女:“楚有青雀,美而无骨。”这段文字形象地描绘了一位美丽而聪明的女子,后来人们将这个词用来形容有才华的年轻人或美丽聪明的女子。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是公司的一颗青雀,年轻有为,才华出众。2. 她是校园里的一只青雀,不仅漂亮,而且聪明伶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青雀的美丽和聪明,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轻有为的人才或美丽聪明的女子,将其与青雀的形象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青雀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楚辞·九辩》等。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有才华或美丽聪明的成语,如“英雄豪杰”、“闭月羞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我们班的一只青雀,成绩优秀,又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2. 初中生:他是学校的一颗青雀,才华出众,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3. 高中生:她是我们学校的一位青雀,不仅成绩优秀,还在各种比赛中获奖。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院的一颗青雀,才华横溢,将来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