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敌
wài dí
  • 拼 音:wài dí
  • 注 音:ㄨㄞˋ ㄉ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外来的敌人。
    [构成]
    偏正式:外(敌
    [例句]
    抵御外敌。(作宾语)外敌情况不能不察。(作定语)
    [反义]
    内奸

  • 反义词

    内奸

  • 英文翻译

    1.foreign enemy

  • 详细解释

    ◎ 外敌 wàidí
    [foreign enemy] 外部的敌人
    外来的敌人。《战国策·燕策一》:“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汉 贾谊 《新书·忧民》:“中国失救,外敌必骇。一日而及,此之必然。”

  • 基本含义
    指来自外部的敌人或对中国不利的外国势力。
  • 详细解释
    外敌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外指的是来自外部,敌指的是敌人。外敌的基本含义是指来自外部的敌人或对中国不利的外国势力。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或对抗外来侵略。
  • 使用场景
    外敌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面临外部敌对势力时的情况,可以用来指代战争、敌对行为、外国入侵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团体面对外部的困难或挑战时,需要团结一致来对抗。
  • 故事起源
    外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据传,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楚庄王发动了一次对齐国的战争。齐国的国君齐宣王为了抵御楚国的进攻,向周王朝请求帮助。周王朝派遣了军队支援齐国,最终成功击退了楚国的进攻。这次战争被称为“齐楚之战”,楚国被视为外敌。
  • 成语结构
    外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侵略。2. 这个国家一直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外敌威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外敌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国家的边境上,面对着来自外部的敌人,需要团结一致来对抗他们。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了解中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外部威胁和对抗外敌的策略和方法。还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抗敌”、“外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2. 初中生: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很多次抵御外敌的战争。3. 高中生:外敌的威胁使得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和军事实力。4. 大学生:中国的外交政策要坚决抵制外敌的干涉和压力。5. 成年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应该保卫祖国,抵御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