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作文 学门教育

查词语

身体叙事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基本解释

身体叙事,一种突出描写人的身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常用在小说和电影中。身体叙事作为一种文学或艺术的表现形式未尝不可,但若过多突出人尤其是女性的身体描写,难免会跨出传统道德底线,成为一种情色艺术。

身体叙事 - 艺术载体

出现背景

叙事是人类组建意义世界最重要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变迁、艺术观念的演进,电影、行为艺术都成为新的身体叙事形式,身体成为新的叙事载体。

在传统材料、传统艺术形式内部的革命已经不能满足艺术家创作需要的时候,寻找一种新的载体,使用一种新的材料就成为首要任务与突破口。众所周知,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最大区别就是载体的不同,而由于材料本身的质地、密度、柔韧度等物理特性的不同也确实表现出个不相同的表现力。

而这种新材料不但能产生新画法、新观念,而且还能激发新激情,于是身体这种“旧材料”“新载体”便适时浮出水面了。

具备条件

作为一个隐讳的名词,身体与肉体(fresh)、裸体(nude)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肉体是身体最粗浅的层面,从生理学角度而言,它代表的是无色情、无感官肉欲的医学和解剖学的对象。裸体给人的模糊印象并不是蜷缩和无助的躯体,而是一种平衡、丰饶和自信的躯体:重构的躯体。

行为中的身体多为裸体,而裸体诉说的是被剥光了衣服,暗指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的“被看”的、窘迫的状况,也是人最本真、最自然、最未被物质世界污染的状态,当然更是人在被动情景中直视自身、审查自身的契机。

同时,身体又集合了社会观念的诸种因素:艺术、政治、人性、道德、甚至宗教都被整一性地思考。它连接了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公众的审美习惯,又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原则,同时还刺激着政府的法规政策和社会禁忌。

双重身份

在叙事过程中,身体是行动的主体也是叙事的主体。它是展现行为的载体,也是叙事的承担者。同时身体在行动中也作为客体存在,因为它就好像是画笔(有的艺术家用自己身体的部位占上颜料作画)或者是画布(人体彩绘中,人体变是凹凸有致,多面立体的“画布”),是被动接收作者观念支配的器具,并且在公共空间(或私密空间)接受大众(或小众)的审视,在被看的过程中完成意义的生成、气氛的营造、艺术作品的完成。于是,身体既是主体,承担意义的产生、发出、完成,有是客体,承担意义的效应、回馈,在主客体的互动中相互纠结、相互生发。总而言之,身体既是感知体,又是媒体,同时还是叙述体。

身体叙事 - 表现形式

1、舞蹈是身体叙事,用身体来展现舞技的曼妙。

2、功夫是身体叙事,拳脚间施展了全身的干劲。

3、文学作品中突出人的身体变化过程是身体叙事,描写强健、美丽的,但受凌虐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身体,这种表现手法意在社会责任感的驱动下更好地呈现社会问题,进而寻找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4、电影中突出人体的线条美或者描写男女性事的赤裸画面是身体叙事,但这种身体叙事却是要算直接地脱衣服。[2]

身体叙事 - 代表作品

文学作品

曹征路的《那儿》,突出了对主人公朱卫国强健身体的描写;陈应松的《太平狗》,则展示了进城农民程大种原本健康的身体一步步遭到城市的凌虐,最终被吞噬的过程;在熊育群的《无巢》中,主人公郭运盼望能够有一个能容纳自己身体的巢,结果死后连尸体都没能得到一个安身之地;鬼子《被雨淋湿的河》中的晓雷,充满力量的体魄在一场阴谋中最终被毁灭。

另外,男作家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作家陈染、卫慧、棉棉等将身体叙事发扬光大,以暴露身体的私人经验为主菜,的确表达了新时代——消费社会中身体的意义的重写,把一直以来的灵对肉的压抑去除殆尽。

电影作品

《锦衣卫》延续并发扬光大了李仁港用光影表达哲思的路线,继续消费历史、将所谓的“历史”为我所用之外,更倾注了更多的性别关怀,在身体叙事的表现上也达到极致。

《金陵十三钗》的带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一座由西方“神父”主持的南京教堂,于1937年收藏了一群金陵女大学生和十三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六位国军伤兵。而在大屠杀的背景下,青楼女子们身穿唱诗礼服,暗揣刀剪,代替女学生奔赴日军的圣诞晚会和死亡之约。这是明末爱国妓女故事的壮烈再现。这是一种源于小说原作者但却更为高明的叙事策略,它消解了好莱坞和中国导演及片商的价值鸿沟。

身体叙事 - 优点

身体叙事以身体为载体,而身体本身就综合了人类的一切社会观念因素,因此,在叙述过程中,叙事语言更为简洁、明了、凝练。不必像小说一样铺开太多的篇幅;不必像架上绘画一样,为了表达某种观念而精心挑选最具表现力和说服力的瞬间;不必像雕塑受坚硬材料的限制。

身体是最好的材料,也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语言。例如,倪俊的行为——《礼物》。她将裸露的自己包装成一个礼物。女性的裸体——礼物,意义不言而喻。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