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省
tái shěng
  • 拼 音:tái shěng
  • 注 音:ㄊㄞˊ ㄕ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汉 的尚书台, 三国 魏 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南北朝 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臺省”之称仍沿用不变。《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丰 在臺省,常多託疾。”《旧唐书·刘祥道传》:“ 汉 魏 以来,权归臺省,九卿皆为常伯属官。” 唐 杜甫 《醉时歌》:“诸衮省衮登臺省, 广文先生 官独冷。”
    (2). 唐 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臺省”。

  • 基本含义
    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 详细解释
    台省是由“台”和“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台”指的是古代的官员,特指权力独揽的官员;“省”指的是官员的职责和监督。因此,“台省”一词表示某个官员独揽权力,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在权力上独断专行,不受他人干预的情况。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滥用权力、不顾大局、自作主张的人。
  • 故事起源
    台省一词最早出自《汉书·王莽传》。据记载,西汉末年,当时的权臣王莽独揽朝廷大权,不受他人监督和制约。因此,人们用“台省”来形容他的专横行为。
  • 成语结构
    台省是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这位领导完全是个台省,从来不听取别人的意见。2.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台省,从不顾及员工的权益。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台省”与“独断专行”这个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站在台上,独揽权力,不受他人约束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权倾朝野”、“独断专行”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台省的同学,他总是一个人决定我们的游戏规则。2. 初中生:学校的班长就像一个台省,总是自己做决定,不听取同学们的建议。3. 高中生:这个社团的负责人是个台省,他独断专行,不顾及其他成员的意见。4. 大学生:公司的领导是个台省,他完全不顾及员工的利益,只顾自己的权力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