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堂
lán táng
  • 拼 音:lán táng
  • 注 音:ㄌㄢˊ ㄊ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 吕延济 注:“兰者,取其芬芳也。”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之五:“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明 高启 《采香径》诗:“抱筐归蕙逕,焚鼎荐兰堂。”

  • 基本含义
    形容家庭富有文化氛围,充满书香。
  • 详细解释
    兰堂是由“兰”和“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兰”指的是兰花,象征高雅和清香;“堂”指的是正厅,是家中重要的场所。兰堂形容家庭环境优雅,充满文化氛围,寓意着家庭成员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文化修养。
  • 使用场景
    兰堂一词通常用于形容家庭教育良好,家庭成员都注重修身养性,重视学问和文化的培养。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组织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如学校、图书馆等。
  • 故事起源
    兰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王浑传》中,故事中描述了王浑家族的家风。王浑是晋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家中有一间书香浓厚的正厅,被称为兰堂。因为王浑一家人都非常有学问,兰堂成为了后来形容家庭文化氛围浓厚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兰堂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家庭教育非常好,家里充满了兰堂的气息。2. 这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被誉为兰堂教育的典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兰花的清香和家庭正厅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家庭中摆满了兰花的正厅,代表着家庭富有文化氛围。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兰堂的文化背景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晋朝文化、家风和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王浑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客厅就像一个兰堂,每天都有爸爸妈妈带我读书。2. 初中生:老师家里的书房真是一个兰堂,书籍摆满了整个书架。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有一个兰堂般的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希望这个关于“兰堂”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