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
kuǎn kuǎn
  • 拼 音:kuǎn kuǎn
  • 注 音:ㄎㄨㄢˇ ㄎㄨ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款款 kuǎnkuǎn
    (1) [sincere]∶诚恳;忠实
    (2) [slowly]∶慢慢地
    款款而行

  • 英文翻译

    1.[书] (慢慢地) slow; leisurely

  • 详细解释

    亦作“欵欵”。1.诚恳;忠实。《楚辞·卜居》:“吾寧悃悃欵欵朴以忠乎?” 王逸 注:“志纯一也。欵,一作‘款’。” 洪兴祖 补注:“款,苦管切,诚也。俗作‘欵’。”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王闿运 《陈夷务疏》:“虽不足裨赞大计,诚亦愚者之款款也。”
    (2).和乐貌。 汉 扬雄 《太玄·乐》:“独乐款款,淫其内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范 张 款款於下泉, 尹 班 陶陶於永夕。” 清 钱谦益 《赵灵均墓志》:“间託于《虞初》《诺皋》,以耗磨光景,陶陶款款如也。”
    (3).徐缓貌。 唐 杜甫 《曲江》诗:“穿花蛺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不须乱猜这诗中意思,略听我款款地开解。” 茅盾 《秋的公园》:“每天午后可以看到在草茵上款款散步,在树荫椅上绵绵絮语的长客。”
    (4).从容自如貌。

  • 基本含义
    形容态度温和、谦和有礼。
  • 详细解释
    款款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温和、谦和有礼。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化,表示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温和、谦逊的态度。
  • 使用场景
    款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或处理事务时。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温和、有礼,不轻易发怒,善于与人相处。
  • 故事起源
    款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一次,孟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非常生气,态度非常恶劣。然而,孟子并没有生气,而是以一种温和、有礼的态度对待对方。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用“款款”来形容孟子温和、谦和有礼的态度。
  • 成语结构
    款款是一个叠词,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态度非常款款,无论对谁都非常和蔼可亲。2. 她的言谈举止总是款款地,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款款这个成语与温和、谦和有礼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带微笑、柔和地说话的样子,来联想款款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态度、行为有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笑容总是款款地,让我们感到温暖。2. 初中生:他的态度非常款款,总是能够很好地与他人相处。3. 高中生:在面试时,要展现出款款的态度,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要以款款的态度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5. 成人:在处理矛盾时,应该以款款的态度来沟通,以和平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