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欧元区是指由采用欧元作为单一的官方货币的国家组合而成的区域。欧元区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制定货币政策。至2011年,欧元区共有17个成员,另有9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欧元作为当地的单一货币。根据官方对于2007年GDP数据的预测,欧元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1998年,欧盟11个成员国制订了欧元趋同标准(convergence criteria),并随着1999年1月1日欧元的正式出现而成立了欧元区。希腊于2000年达到标准并于200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实体欧元硬币与欧元纸币面世。斯洛文尼亚于2006年达到标准并于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于2008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斯洛伐克于2008年达到标准并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2010年,爱沙尼亚获准于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截至2011年11月,欧元区共有17个成员国和超过3亿2千万的人口:

    要加入欧元区,欧盟成员国必须达到下列标准:

    首先,每一个成员国削减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政府开支;

    第二,国债必须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这一水平;

    第三,在价格稳定方面,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三个最佳成员国上年通货膨胀率的1.5%;

    第四,该国货币至少在两年内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波动幅度以内。欧盟对成员国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并没有固定的要求,每一个成员国将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加入。 

  • 基本含义
    指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成员国使用欧元作为共同货币。
  • 详细解释
    欧元区是指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这些国家共同采用欧元作为货币,并遵循一套共同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欧元区的成员国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共同努力维护欧元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 使用场景
    欧元区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描述欧洲国家共同使用欧元作为货币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讨论中经常会提到欧元区,如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等。
  • 故事起源
    欧元区的概念起源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合作和发展,决定采用共同的货币,并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即欧元区。欧元区的成立旨在加强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提升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 成语结构
    欧元区是由“欧元”和“区”两个词组成的。其中,“欧元”指欧洲共同的货币,而“区”表示一个特定的地区或范围。
  • 例句
    1. 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 2. 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对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欧元区这个词语:将欧元的符号€和地图上的欧洲区域联系起来,想象在欧洲地图上有很多€符号,表示这些地区都是欧元区。
  • 延伸学习
    1. 深入了解欧元区的成员国、欧元的历史和发展,以及欧元区的经济政策。 2. 学习欧洲国家的地理和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在欧元区中的地位和角色。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欧元区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它们一起使用欧元作为货币。 2. 初中生:欧元区的成员国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共同维护欧元的稳定和发展。 3. 高中生:学习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对了解国际经济和金融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大学生: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对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