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先待后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shǒu xiān dài hòu ㄕㄡˇ ㄒㄧㄢ ㄉㄞˋ ㄏㄡˋ

    守先待后(守先待後) 

    犹继往开来;承先启后。 清 陈确 《答沉朗思书》:“夫以 程 朱 之贤,即不表章《大学》,而循循焉惟 孔 孟 之从,必可以守先待后,为一代大儒无疑也。” 清 郑燮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秀才亦是 孔子 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无復守先待后之意。”

  • 基本含义
    守先待后是指在行动上先守待后,按照先后顺序进行。
  • 详细解释
    守先待后强调重视顺序和纪律,按照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不操之过急。守指遵守,先指先后顺序,待指等待,后指后续的事情。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要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不操之过急。
  • 使用场景
    守先待后通常用于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提醒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遵守先来后到的原则,不要急于求成,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
  • 故事起源
    守先待后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子罕篇》。孔子的学生子罕问孔子:“先王有三臣,皆以守先得名。”孔子回答说:“君子守先,小人守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先待后是君子的行为准则,而小人则相反,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和顺序。
  • 成语结构
    守先待后的结构是由“守先”和“待后”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守”意为遵守,保持;“先”意为先来后到;“待”意为等待;“后”意为后续的事情。
  • 例句
    1. 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守先待后,不要急于求成。2. 做人做事要有纪律,要守先待后,不能操之过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守先待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队伍中,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等待着自己的机会,而不急于插队或者抢先。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守先待后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纪律、顺序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先发制人等,来拓展对守先待后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我要守先待后,先完成数学作业,再做语文作业。2. 初中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我要守先待后,先完成选择题,再做解答题。3. 高中生: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我要守先待后,先复习基础知识,再进行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