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蹄
tún tí
  • 拼 音:tún tí
  • 注 音:ㄊㄨㄣˊ ㄊ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豚蹏 ”。猪蹄子。《史记·滑稽列传》:“ 髡 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谨无豚蹏壶酒,有穰穰满家之祈。” 明 夏完淳 《狱中上母书》:“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青梅 偶致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 基本含义
    指猪蹄子,比喻庸俗、愚昧的人。
  • 详细解释
    成语“豚蹄”是由“豚”和“蹄”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豚”指猪,“蹄”指猪的蹄子。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庸俗、愚昧的人,形容人的素质低下,缺乏修养和教养。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言行举止粗俗、没有修养的人,或者形容思想保守、缺乏开放性的人。
  • 故事起源
    成语“豚蹄”的故事起源于《汉书·王莽传》。据传,王莽是西汉末年的一个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当时社会的困境。然而,他的改革措施被认为是不切实际和愚蠢的,因此人们开始用“豚蹄”来形容他的改革行为。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庸俗、愚昧的人。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就像是一个豚蹄一样,完全没有修养。2. 这个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真是个豚蹄。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豚蹄”与猪蹄子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庸俗、愚昧的人。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赤脚踩在猪蹄上的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大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一些类似的成语有“猪狗不如”、“畜生不如”等,都是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低下、道德败坏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是豚蹄,没有礼貌。2. 初中生:这个人的思想保守,真是个豚蹄。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粗俗,简直就是个豚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