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议定书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成本效益分析

    尽管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对京都议定书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还是可能的。有经济分析认为京都议定书比由此减缓全球变暖而得到的好处更昂贵,而最近“哥本哈根舆论”项目分析发现议定书还有好处的,尽管比不上理想化的二氧化碳税。协议的支持者们认为不管这次温室气体能削减排放多少,这都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削减排放设置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先例,他们寄希望于“预防机制”。

    失效

    《京都议定书》将于2012年12月31日失效。

  • 基本含义
    指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一项重要议定书。
  • 详细解释
    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附件,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该议定书规定了各缔约方的减排目标和具体行动措施。
  • 使用场景
    京都议定书常用于描述国际间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协商和合作,特别是涉及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故事起源
    京都议定书得名于其在日本京都召开的会议。1997年,来自各国的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了这一重要的国际协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奠定了基础。
  • 成语结构
    京都议定书由“京都”、“议定”和“书”三个词组成。
  • 例句
    1. 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许多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减排措施。2. 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中国承担了相应的减排责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身处在京都,参与了一场重要的国际会议,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通过了一份重要的文件。
  • 延伸学习
    进一步了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其他相关的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如巴黎协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地理课上学到了京都议定书是一个全球合作减排的协议。2. 初中生:我们班级进行了一次关于京都议定书的辩论,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参与国际会议,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就像京都议定书的代表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