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豁
tōng huō
  • 拼 音:tōng huō
  • 注 音:ㄊㄨㄙ ㄏㄨ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开通豁达。 宋 陶穀 《清异录·齿牙春色》:“ 娄师德 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

  • 基本含义
    形容通达开阔,没有障碍。
  • 详细解释
    通豁是由“通”和“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通指通达,豁指开阔。通豁形容事物没有障碍,通畅无阻。
  • 使用场景
    通豁多用于形容道路、思路、心胸等方面的畅通无阻。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胸怀开阔,心胸豁达。
  • 故事起源
    通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中。故事中,齐国的大夫晏婴和儿子晏平仲一起去晏婴的岳父家拜访。途中,他们经过一座桥,桥上有一个人挡住了去路。晏平仲对那人说:“桥上通通豁豁,你为何阻挡我们的去路?”那人听后不敢再挡住他们,让他们通过。后来,人们就用“通豁”来形容通畅无阻的样子。
  • 成语结构
    通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没有明显的主谓关系。
  • 例句
    1. 这条道路修好后,行车非常通豁。2. 他的心胸非常通豁,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通豁”。可以想象自己走在一条通畅无阻的大道上,心情开阔豁达。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通豁”相关的成语,如“通顺”、“通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做晨读,让我的思路更加通豁。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开阔眼界,让我们的思维更加通豁。3. 高中生: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通豁,拓宽我们的视野。4. 大学生:大学生活是一个接触不同思想的机会,可以让我们的心胸更加通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