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奴
lào nú
  • 拼 音:lào nú
  • 注 音:ㄌㄠˋ ㄋ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茶的别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羊比 齐 鲁 大邦,鱼比 邾 莒 小国。惟茗不中,与酩作奴…… 彭城王 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 邾 莒 之食,亦有酪奴。’因此復号茗饮为酪奴。” 金 刘勋 《不寐》诗:“酪奴作祟搅秋眠,追咎前非四十年。” 清 顾炎武 《自大同至西口》诗之三:“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受到压迫或奴役,无法自主。
  • 详细解释
    酪奴一词由“酪”和“奴”组成。其中,“酪”指的是牛羊的乳汁,也可以引申为奶制品;“奴”指奴隶、受压迫的人。成语中的“酪奴”指的是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无法自由自主。
  • 使用场景
    酪奴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压迫或困境下无法自主。可以用于讽刺社会中的某些现象或个人处境。
  • 故事起源
    酪奴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一年》。当时,齐国的公子无忌被困在燕国,无法脱身。这时,公子无忌的母亲写信给公子无忌,信中说:“朝食酪,暮食藿。”意思是公子无忌每天只能吃牛羊的乳汁和野菜,非常辛苦。后来,人们将这个故事中的“酪奴”一词引申为被压迫、被奴役的人。
  • 成语结构
    名词+名词
  • 例句
    1. 在那个封建社会里,农民长期被地主奴役,生活如同酪奴一般。2. 这个公司的员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真是一群酪奴。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酪奴”的发音。可以想象一个被奴役的人被迫喝牛羊的乳汁,感受到被压迫的感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奴隶制度和现代社会中的压迫现象,深入理解“酪奴”一词的含义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酪奴,我要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爱好。2. 初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能成为酪奴,要努力争取更好的未来。3. 高中生:历史课上学到,古代奴隶制度下的人们是真正的酪奴,受尽压迫和苦难。4. 大学生:现代社会中,一些低收入群体被称为酪奴,他们工作辛苦,生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