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
sān shèng
  • 拼 音:sān shèng
  • 注 音:ㄙㄢ ㄕ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三个圣人。指 尧 、 舜 、 禹 。 汉 董仲舒 《贤良策三》:“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 禹 继 舜 , 舜 继 尧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 汤 法三圣。” 颜师古 注:“三圣,谓 尧 舜 禹 也。”
    (2).三个圣人。指 夏禹 、 周公 、 孔子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朱熹 集注:“三圣, 禹 、 周公 、 孔子 也。”
    (3).三个圣人。指 伏羲 、 文王 、 孔子 。《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 伏羲 、 文王 、 孔子 。”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卷三:“ 伏羲 画六十四卦, 文王 作卦辞,爻辞, 孔子 作十翼……歷数三圣。”
    (4).三个圣人。指 文王 、 武王 、 周公 。《汉书·诸侯王表序》:“三圣制法,立爵五等。” 颜师古 注:“三圣谓 文王 、 武王 及 周公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丹霞蔽日行》:“ 周室 何隆,一门三圣。” 黄节 注:“一门三圣,谓 文 、 武 、 周公 也。”

  • 基本含义
    指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三位圣人。
  • 详细解释
    三圣是指中国古代三位最有影响力的圣人,分别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礼仪和孝道。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四圣谛和八正道,教导人们如何解脱生死之苦。
  • 使用场景
    三圣常常用来形容某个领域或某种价值观的顶尖人物或代表人物。也可以用来指代三个非常重要的人或事物。
  • 故事起源
    三圣作为一个成语,没有特定的故事起源,它是根据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形成的。
  • 成语结构
    三圣是由“三”和“圣”两个字组成的,表示三位圣人。
  • 例句
    1. 学习要像三圣一样,虚怀若谷,不断进取。2. 这三位科学家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三圣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站在一起,象征着智慧、道德和慈悲。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思想和教义,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思想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是中国的三圣。2. 初中生:我们要向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学习,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3. 高中生:这三位思想家都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思想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