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
shí qī shǐ
  • 拼 音:shí qī shǐ
  • 注 音:ㄕㄧˊ ㄑㄧ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旧唐书·经籍志》乙部正史类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共十三史。 宋 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遂有“十七史”之称。参阅《宋史·艺文志二》、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卷九九。

  • 基本含义
    指中国历史上的17部正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宋书》、《旧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
  • 详细解释
    十七史是中国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17部正史。正史是指官方编纂的历史著作,由朝廷命令编纂,记录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社会风貌等。十七史是中国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讨论中国历史的相关话题,也可以用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
  • 故事起源
    十七史的编纂工作始于汉代,最早是由司马迁编纂的《史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每个朝代都会命令编纂自己的正史,直到清朝,《清史稿》编纂完成,共计17部正史。
  • 成语结构
    十七史是由“十七”和“史”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十七”表示数量,指的是17部正史,“史”表示历史。
  • 例句
    1. 学习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是研究十七史。2. 十七史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十七史”拆分成“十七”和“史”两个部分,然后将每个朝代的名称与“史”字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记忆链条,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每部正史的内容和特点,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学习中国历史,十七史是我必须要看的书。2. 初中生:我对十七史很感兴趣,想深入了解每个朝代的历史。3. 高中生:我正在准备历史考试,需要仔细研究十七史的内容。4. 大学生:我选择历史专业,希望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历史研究者,十七史是我必须要研究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