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位
péi wèi
  • 拼 音:péi wèi
  • 注 音:ㄆㄟˊ 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陪席,陪同。《史记·滑稽列传》:“ 齐 赵 陪位於前, 韩 魏 翼衞其后。”《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日即皇帝位於 太极前殿 ,百僚陪位者欣欣焉。”《南史·何尚之传》:“ 尚之 在家,常著鹿皮帽。及拜开府,天子临轩,百僚陪位, 沉庆之 於殿庭戏之曰:‘今日何不著鹿皮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我等文武百官,昨日迎鑾 江浦 ,今早陪位 孝陵 。”

  • 基本含义
    指陪同在某个职位上任职,但实际上没有实权。
  • 详细解释
    成语“陪位”源于古代官场,原指官员或官员的家属在官场中担任某个职位,但实际上没有实权,只是陪衬或陪同。现在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职位上虽然有名有份,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权力或发言权。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某人在某个职位上只是名义上的存在,没有实际权力或影响力的情况。可以用于讽刺或批评某人在职位上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或作用。
  • 故事起源
    成语“陪位”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梦粱录》中。在某个故事中,宰相的儿子因为功劳卓著被封为官员,但实际上只是陪同在官场中,没有真正的权力。这个故事成为了“陪位”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陪”和“位”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只是个陪位的,没有实际的决策权。2. 这位官员虽然名义上是部门的负责人,但实际上只是个陪位的,真正的决策权在别人手里。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陪位”理解为“陪坐”,形象地表示在某个位置上只是陪衬或陪同,没有实际的权力。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摆设”、“挂名”等,这些成语也都描述了在某个职位上只是名义上的存在,没有实际权力或作用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只是个陪位的学生代表,没有实际的发言权。2. 初中生:她在学生会里只是个陪位的干事,没有真正的决策权。3. 高中生:他在班级里虽然是班长,但实际上只是个陪位的,没有真正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