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啮
shù niè
  • 拼 音:shù niè
  • 注 音:ㄕㄨˋ ㄋㄧㄝ 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潄嚙”。侵蚀;冲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五龙 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每涝即坏。”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湖口县 前受 大江 ,左当 彭蠡 ,波涛潄嚙,岸石峥嶸,舟不可近。”《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去岁被水漱啮,残缺过半,继復补修。”

  • 基本含义
    漱啮指用嘴巴含水漱口或咬咬牙齿,以表达内心的愤恨、不满或愤怒。
  • 详细解释
    漱啮源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漱啮之言,非君之罪也。”意为用嘴巴含水漱口或咬咬牙齿,形容内心的愤恨、不满或愤怒。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或者表示对某事的极度不满。
  • 使用场景
    漱啮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情境中,例如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可以用来形容内心的愤恨;或者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用来表达对困境的不满。在表达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境,以免引起误解。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的故事是漱啮这个成语的起源。故事讲述了襄公被人陷害后,他的臣子对他说:“漱啮之言,非君之罪也。”意思是说襄公的冤屈并不是因为他自己的过错。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内心的愤恨和不满。
  • 成语结构
    漱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漱”是动词,表示用嘴巴含水漱口;“啮”是动词,表示咬咬牙齿。
  • 例句
    1. 他被冤枉了,心中漱啮难平。2. 面对不公平的待遇,她忍不住漱啮了一下牙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漱啮”这个成语与嘴巴含水漱口或咬咬牙齿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尝试在记忆时模仿这个动作,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词典或者参考相关的学习资料。同时,还可以尝试寻找更多使用“漱啮”这个成语的例句,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考试考得很差,心里漱啮得很厉害。2. 初中生:老师对我不公平,我心中漱啮难平。3. 高中生:面对社会的不公正,我心中漱啮愈发强烈。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我感到心中漱啮。5. 成年人:遭遇不公平待遇时,我心中漱啮,但我会坚持正义。希望这个关于“漱啮”成语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