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虔
jiū qián
  • 拼 音:jiū qián
  • 注 音:ㄐㄧㄨ ㄑ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 韦昭 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晋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君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晋书·景帝纪》:“姦臣 李丰 等靖譖庸回,阴构凶慝。大将军纠虔天刑,致之诛辟。”
    (2).引申为纠举督正。 清 龚自珍 《<江南生橐笔集>序》:“又本朝纠虔士大夫甚密,纠民甚疏,视前代矫枉而过其正。”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悲夫!悲夫!将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将欲更 汉 氏也,羣师互有短长,非深於义训,勇於割闻者,不能也。无已,则我所欲纠虔,姑在夫引书变为徒书之际乎?”

  • 基本含义
    指纠正虔诚、虔诚敬畏。
  • 详细解释
    纠虔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纠意为纠正、调整,虔意为虔诚、敬畏。纠虔意为纠正虔诚、虔诚敬畏的行为。
  • 使用场景
    纠虔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宗教信仰或道德准则的坚持和虔诚,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待工作或学习的认真态度。
  • 故事起源
    关于纠虔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可能源自于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儒家思想中,纠正自己的行为,保持虔诚敬畏的心态是成为一个好人的基本要求。
  • 成语结构
    纠虔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一直纠虔地信奉佛教,每天都会去寺庙祈祷。2. 这位老师对待教育非常纠虔,总是全心全意地教学生。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纠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修身养性、虔诚敬畏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及其他与虔诚、敬畏相关的成语,如“敬老慈幼”、“虔诚笃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纠虔地完成作业,不敢偷懒。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纠虔对待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要纠虔地投入到复习中,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纠虔地对待学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