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马
piàn mǎ
  • 拼 音:piàn mǎ
  • 注 音:ㄆㄧㄢˋ ㄇㄚ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跃上马背;骑马。《新唐书·百官志一》:“凡反逆相坐,没其家配官曹,长役为官奴婢,每岁孟春上其籍,仲冬送于都官,条其生息而按比之。乐工、兽医、骗马、调马、羣头、栽接之人皆取焉。”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舞剑轮鎗并骗马,则消的我步走如飞。”《水浒传》第一一八回:“小行者自回, 时迁 却把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本事出来,这些石壁拈指爬过去了。”
    (2).哄妇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又想去跳龙门,学骗马。” 王季思 校注:“俗注谓哄妇人为骗马,不知何据。”一说,指不务正业、大才小用之意。 张燕瑾 新注:“‘学骗马’,这里指不务正业、大才小用的意思。”

  • 基本含义
    指欺骗、蒙蔽他人。
  • 详细解释
    骗马是一个形象的成语,其中的“马”指的是马匹,也可以引申为人。骗马意味着通过欺骗、蒙蔽他人来达到某种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交往和沟通中应该遵守诚信原则,不应该利用欺骗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使用场景
    骗马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形容欺骗、蒙蔽他人的行为。可以用来描述各种欺骗行为,比如谎言、诈骗、欺诈等。在正式场合或者教育场合,也可以用来教育人们要诚实守信,不要利用欺骗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故事起源
    骗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农夫在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他想要骗取陌生人的财物,于是他谎称自己的马被偷了,请求陌生人帮忙。陌生人心生怜悯,答应帮助农夫。然而,当陌生人回到农夫的家时,他发现农夫并没有马,只是在骗取他的帮助。这个故事成为了骗马成语的来源,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被别人的谎言所蒙蔽。
  • 成语结构
    骗马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骗”和“马”。
  • 例句
    1. 他用谎言骗马,最终被人揭穿了。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免得被人骗马。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骗马”与“欺骗他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骗取马匹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信、欺骗相关的成语,比如“欺世盗名”、“偷天换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骗马说自己已经完成了作业,但其实他根本没动笔。2. 初中生:这个商人用虚假广告骗马,卖出了很多次品。3. 高中生:政客利用谎言骗马,获得了选民的支持。4. 大学生:他用谎言骗马,成功地骗取了公司的机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