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冠
jìn xián guān
  • 拼 音:jìn xián guān
  • 注 音:ㄐㄧㄣˋ ㄒㄧㄢˊ ㄍㄨ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 唐 时百官皆戴用。《后汉书·舆服志下》:“进贤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新唐书·车服志》:“进贤冠者,文官朝参、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谢孺玉计偕》诗:“自古 长沙 有芳躅,莫教虚负进贤冠。”

  • 基本含义
    指把有才能的人提拔起来,给予重要职务。
  • 详细解释
    进贤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进贤”和“冠”两个词组成。其中,“进贤”表示提拔有才能的人,给予重要职务;“冠”表示戴上冠冕,即指担任重要的职位。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把有才能的人提拔起来,给予重要职务。
  • 使用场景
    进贤冠常常用来形容领导或者组织对有才能的人进行重用,给予他们相应的职位和权力。可以用来表达对有才能的人的赞赏和认可,以及对他们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
  • 故事起源
    进贤冠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邹国的国君邹简公非常重视人才,他将有才能的人提拔起来,给予重要职务。有一次,邹简公听说有一个叫子贡的人非常聪明能干,于是他决定将子贡提拔为重要官员,并让他戴上了一顶华丽的冠冕。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进贤冠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进贤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进贤”和“冠”两个词组成,形式为动词+形容词。
  • 例句
    1. 领导看重他的才能,将他进贤冠。2. 组织应该进贤冠,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进贤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有才能的人被戴上了一顶华丽的冠冕,象征着他被提拔为重要官员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人才提拔和重用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重用人才”,“重用有才能的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看重我在班上的表现,给我进贤冠,让我成为了班长。2. 初中生:学校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让我进贤冠,担任了学生会主席的职务。3. 高中生:我在科研方面有很大的潜力,老师将我进贤冠,给予了更多的科研机会。4. 大学生:我在实习期间表现出色,公司决定将我进贤冠,提前给予了正式员工的待遇和职位。5. 成年人:我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领导能力,领导将我进贤冠,让我负责了一个重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