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
míng gōng
  • 拼 音:míng gōng
  • 注 音:ㄇㄧㄥˊ ㄍ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宋书·谢景仁传》:“ 高祖 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婚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2).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你敢在 凤四哥 的肾囊上踢一下,我就服你是真名公。”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 上海 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

  • 基本含义
    指有名望、有才能的人。
  • 详细解释
    名公是由“名”和“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名指有名望、有声望,公指官职、地位。名公指的是在社会上有名望、有才能的人,通常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具有卓越成就和声望的人。
  • 使用场景
    名公一词常用于赞美、称颂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学者、艺术家、企业家等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
  • 故事起源
    名公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故事中,晋国的襄公问叔向如何能够成为名公。叔向回答说:“名公者,人所共仰也。”这个故事表达了成为名公的关键是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 成语结构
    名公是由两个单独的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是一位名公,为人们所敬仰和仰慕。2. 这位科学家凭借自己的卓越成就成为了名公。3. 他是一位在商界有很高声望的名公。
  • 记忆技巧
    记忆“名公”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名”和“公”两个字分别与具体的名人和公共场所联系起来。例如,将“名”与你崇拜的名人的名字联系起来,将“公”与你经常去的公共场所联系起来,可以帮助你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名公的故事和相关的成语,可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名士”、“名垂千古”等,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老师是一位名公,他教得很好。初中生:这个科学家因为他的发明而成为了名公。高中生:这位作家凭借他的文学才华成为了一位名公。大学生:这位企业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商界的名公。成年人:他是一位在社会上有很高声望的名公,他的贡献不可忽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名公”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