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事
xiāng shì
  • 拼 音:xiāng shì
  • 注 音:ㄒㄧㄤ ㄕ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成事。语出《左传·定公十五年》:“葬 定公 ,雨,不克襄事。” 杜预 注:“雨而成事,若汲汲於欲葬。”后因以称下葬。 唐 高彦休 《阙史·齐将军义犬》:“越月将襄事於邱陇,则留四獒以御奸盗。” 宋 秦观 《李状元墓志铭》:“初君襄事期迫,不暇纳幽室之铭,逮夫人祔葬,始鑱铭而纳之。” 明 李东阳 《董公墓志铭》:“丁内艰,归,用礼襄事。”
    (2).泛指办成事情。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膏液》:“天道平分昼夜,而人工继晷以襄事。”
    (3).帮助办事。《清史稿·礼志八》:“皇子婚仪,先指婚,简大臣命妇偕老者襄事。”

  • 基本含义
    指为别人做事而不计较得失,积极帮助他人。
  • 详细解释
    襄事是一个多音字成语,其中“襄”读作xiāng,意为协助;“事”读作shì,意为事情。襄事的基本含义是指为别人做事而不计较得失,积极帮助他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 使用场景
    襄事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为,可用于表扬他人的善举或自我要求。在工作场合、家庭生活中,襄事也可以指代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人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孟子·尽心上》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襄公的人,他善于协助他人,乐于奉献。后来,人们用“襄事”来形容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 成语结构
    襄事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为“襄”和“事”。
  • 例句
    1. 他是个乐于襄事的人,总是愿意帮助别人解决问题。2. 在困难时,朋友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真是襄事之情让人感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襄事”拆分为“襄”和“事”,其中“襄”可以联想为协助,而“事”则代表事情。通过联想“襄助他人的事情”,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襄事相关的成语,如“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等。这些成语都强调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是个乐于襄事的小朋友,他总是愿意帮助其他同学。2.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经常襄事,帮助老师分发作业和整理教室。3. 初中生: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许多学生积极参与,襄事之情让人感动。4. 高中生:他是个乐于襄事的学生,经常帮助同学解答问题,提高大家的学习效果。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