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骸
shī hái
  • 拼 音:shī hái
  • 注 音:ㄕㄧ ㄏ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名)尸骨。
    [构成]
    并列式:尸+骸
    [例句]
    这具尸骸还没有人认领。(作主语)

  • 近义词

    尸骨、骸骨、死尸、尸体

  • 英文翻译

    1.skeleton

  • 详细解释

    ◎ 尸骸 shīhái
    (1) [skeleton of a corpse]∶即“尸骨”
    (2) [corpse]∶指尸体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记念刘和珍君》
    (1).犹尸体。《元典章新集·刑部·检验》:“﹝县尹 邱恢 ﹞将 刘元八 病死妻 陈氏 庆一 违例开棺检验,暴露尸骸。”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我死之后,你将我尸骸暴露休埋葬。”
    (2).指形状、样子。含贬意。
    犹尸体。《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民歌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萧三 《放下锄头,拿起刀枪》诗:“掩埋了尸骸呀,硬着心肠!放下锄头呀,拿起刀枪!”

  • 基本含义
    指尸体的遗骸,也比喻残骸、破败的景象。
  • 详细解释
    尸骸一词由“尸”和“骸”两个字组成。尸指人的尸体,骸指尸体的骨骼。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尸体腐烂后只剩下骨骼的景象,也引申为形容事物破败、残缺不全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尸骸一词常用于形容自然灾害、战争等造成的破坏和残酷场景,也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个人的衰败和颓废。
  • 故事起源
    尸骸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这篇文章讲述了鲁国公子嬖违背礼仪的行为,导致国家衰败,被比作尸骸。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违背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会导致灾难和破坏。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尸骸
  • 例句
    1. 这座城市在战争中成了一片尸骸,凄凉不堪。2. 这个项目失败后,只剩下了一堆尸骸,没有任何价值。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尸骸形象化地想象成一具腐烂的尸体,只剩下骨骼,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尸骸相关的成语,如“尸横遍野”、“尸位素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过后,城市变成了一片尸骸。2. 初中生:这个公司经营不善,最后只剩下了一堆尸骸。3. 高中生:他的梦想破灭后,只剩下了一具尸骸,再也没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