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楯
lán dùn
  • 拼 音:lán dùn
  • 注 音:ㄌㄢˊ ㄉㄨ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栏杆。 南朝 梁元帝 《摄山栖霞寺碑》:“七重阑楯,七宝莲花,通风承露,含香映日。” 唐 温庭筠 《雍台歌》:“盘紆阑楯临高臺,帐殿临流鸞扇开。”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仙桥南北约数百步,桥面三虹,朱漆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谓之‘骆駞虹’,若飞虹之状。”

  • 基本含义
    指门闩横木,用于比喻事物的关键或重要部分。
  • 详细解释
    阑楯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阑”指的是门闩,门的横木;“楯”指的是木楯,用来加固门框的木头。阑楯在古代是门的关键部分,如果阑楯坚固,门就能够牢固关闭,如果阑楯松动或破损,门就会开启。因此,阑楯也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关键或重要部分。
  • 使用场景
    阑楯常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关键部分或决定性因素。比如,可以说一个计划的执行是成功的阑楯,一个项目的核心人员是项目的阑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是团队的阑楯等等。通过使用阑楯这个成语,能够形象地表达出事物的关键和重要性。
  • 故事起源
    阑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技术。在古代,门是人们居住的重要构件,门的关键部分是门闩和门框上的木楯。如果门闩和木楯不结实,门就无法紧闭。因此,人们用“阑楯”来比喻事物的关键部分。
  • 成语结构
    成语“阑楯”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方案的执行是项目成功的阑楯。2. 他是我们团队的阑楯,没有他我们无法进行下去。3. 这个产品的核心技术是产品成功的阑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阑楯”想象成门的关键部分,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文章或者参考词典来进一步了解“阑楯”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妈妈是我们家的阑楯,没有她我们家就会乱。2. 初中生:这个问题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阑楯。3. 高中生: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是高考阅读理解题解答的阑楯。4. 大学生:这个实习经历是我找到理想工作的阑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