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伏
tiē fú
  • 拼 音:tiē fú
  • 注 音:ㄊㄧㄝ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贴地而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闻击鸟之动,故前俯伏,猛兽将击,必饵毛帖伏。”
    (2).折服;顺从不反抗。 宋 曾巩 《开封府推官制》:“夫慈惠足以煦养惸弱,刚严足以帖伏奸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琅璫引下,皆帖伏无后言。”

  • 近义词

    驯伏

  • 基本含义
    帖伏意为贴近,靠近,也指紧紧地贴住或压制。
  • 详细解释
    帖伏是由“帖”和“伏”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帖,指紧贴、贴近;伏,指压制、控制。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或事物紧贴在一起、无法摆脱或逃脱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帖伏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受到强大力量的压制和限制,无法自由行动或摆脱困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绪或感觉紧紧地压迫在心头,难以散去。
  • 故事起源
    关于帖伏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生活中的许多情境息息相关。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帖伏来形容被敌人或困境所困扰、束缚的情况。
  • 成语结构
    帖伏是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行动受到了上级的帖伏,无法自由发挥。2. 这个国家一直在被外部势力的帖伏下生存。3. 心中的痛苦如同一块巨石,帖伏在她的内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帖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被一块大石头压在身上,无法动弹,这样就能够形象地表达帖伏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帖伏相关的成语,例如帖身、帖服、帖順等。这些成语都与帖伏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帖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被大雪帖伏在家里,无法外出玩耍。初中生: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外敌帖伏,但始终坚持不懈地抵抗。高中生:他的才华被学校的规定帖伏,无法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