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名全节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wán míng quán jié ㄨㄢˊ ㄇㄧㄥˊ ㄑㄨㄢˊ ㄐㄧㄝ ˊ

    完名全节(完名全節) 

    谓名节得以保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是同年生并时长,在旁边听得,阻拦拉住,不但 巫娘子 完名全节,就是 赵尼姑 也保全身躯。” 清 李渔 《比目鱼·回生》:“没遮拦,拚一个完名全节,两命俱删。” 清 李渔 《意中缘·遣媒》:“不意此女是闺中豪杰,极有智谋,不但不中他的诡计,反把贼子沉于水中,依旧完名全节,回到故乡。”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性格品质完美无缺,完全无瑕疵。
  • 详细解释
    完名全节是由“完”、“名”、“全”和“节”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完”表示完美,无缺点;“名”表示名誉,声誉;“全”表示完全,全部;“节”表示品德,道德。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人的性格品质完美无缺,毫无瑕疵。
  • 使用场景
    完名全节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毫无缺点和过失。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品德和行为方面的优秀表现。
  • 故事起源
    成语“完名全节”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官员,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极高的才干和忠诚。后来,李斯被人陷害,但他没有屈服,坚守自己的原则,保持了完美无瑕的品德和节操。因此,后世称他为“完名全节”。
  • 成语结构
    四个字的固定结构。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完名全节,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2. 这位老师非常严谨认真,完名全节地教育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喜爱。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进行拆分记忆,例如,“完”可以联想到完美无缺,“名”可以联想到名誉声誉,“全”可以联想到完全全部,“节”可以联想到品德道德。通过联想记忆,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和结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李斯的故事和他在历史上的贡献,以及其他与品德、道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做人要保持完名全节,不要说谎话。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完名全节地赢得了冠军。3. 高中生:作为班级的班长,他一直以完名全节的形象示范着大家。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培养完名全节的品质,做一个有道德操守的人。